保長國小走訪口湖濕地 近距離體驗濕地生態之美與保育挑戰

(觀傳媒雲林新聞)【記者蘇榮泉/雲林報導】雲林縣政府於10月22日帶領保長國小師生來到口湖濕地,參加生態教育推廣活動,讓學生深入了解這片沿海濕地的生態特色與環境挑戰。本次活動主要探索了因海水倒灌形成的成龍濕地,及位於北港溪和牛挑灣溪出海口的椬梧濕地,為來自平原地區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濕地生態的大門。


▲保長國小師生探索成龍濕地過往農作榮景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濕地的形成與環境挑戰。口湖地區因早期養殖業過度抽取地下水,導致地層下陷和海水倒灌,隨後又因歷經颱風的侵襲,農田積水逐漸演變為濕地。多年來,縣政府與社區及各政府單位,包括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和內政部國家公園署,攜手進行濕地保育工作,持續進行生態調查,致力於讓這片土地與自然共生。


▲紅蟳綁繩固定示範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雲林縣縣長張麗善表示,通過實地走讀成龍濕地,學生們能體驗到這片濕地多樣的水生生態,並從當地的藝術作品中感受到濕地之美。導覽過程中,由觀樹教育基金會介紹了口湖地區的地層下陷歷史,以及「蝦董ㄟ躼腳厝」,這是一棟以「與水共生」為理念、特別設計給高齡者的未來概念住宅。學生們藉由學習單和提問,對於海平面上升與地層下陷對於環境的影響有了深刻認識,並更深入理解了雲林沿海地區的生態挑戰。


▲觀察成龍濕地水生動物生態,讓來自平原地區的學生見識生態豐富、景觀特殊的沿海濕地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生態教育與地方連結。在本次活動中,農業處特別感謝國立嘉義大學王柏青教授的團隊無償提供師資,帶領保長國小的學子深入了解口湖濕地的重要養殖產品——龍鬚菜,並學習其養殖、採集與利用過程。此外,學子們還了解到一種與龍鬚菜息息相關的稀有原生魚種——河口青鱂。這些生態知識啟蒙了學生們對自然環境的興趣,並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好奇心,同時也讓孩子們增強了對於家鄉的情感與認同。


▲活動主要探索了因海水倒灌形成的成龍濕地,及位於北港溪和牛挑灣溪出海口的椬梧濕地。
(圖/記者蘇榮泉攝)

濕地保育未來展望。農業處指出,未來縣府將繼續與各界合作,推動濕地的環境教育、經濟生產和文化遊憩等多元價值。通過公私協力,將進一步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,並尋求最適合的保育方案,逐步將口湖濕地打造成公民學習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示範區,讓濕地成為一個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共榮的典範場域。

立即加入【觀傳媒】官方帳號http://lin.ee/q2kd3ut精彩新聞不漏接!

guest

0 留言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